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的第十章为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以下为契税法相关知识点契税的纳税人的相关内容,学习契税法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纳税人。与其他税种不同,契税的纳税人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方,而非转让方。具体内容大家一起来看!
✅ 25年面授集训课程上新,购25送24,早备考早取证 ✅ 新人福利领取,登录即送专属学习资料!
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税法》教材涵盖18个税种,但考试分数不平均分配,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强调重点突出。考生备考时应聚焦关键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财科依据脱产面授集训资深教师基础精讲内容整理考点,助力考生精准复习,事半功倍。 点击领取税法重要知识点汇总>>
【所属章节】
第十章: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第二节:契税法
【知 识 点】
契税的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
解析:
与其他税种不同,契税的纳税人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方,而非转让方。正是因为契税纳税人为承受方,会带来契税征税范围规定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规定的差异性。
提示:
对于转让房地产权属的行为,转让方和承受方的纳税情况如下表:
转让方 |
承受方 |
1.增值税(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2.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3.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 4.土地增值税 5.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 |
1.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 2.契税 |
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为8月23日-25日,知识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掌握重要内容,更会事半功倍。 以上内容整理自脱产面授集训资深老师的精讲讲义, 财科学校名师面授集训考前冲刺提分课程正在上新中!点击查看名师提分课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