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首批次考试的圆满收官,为了回应考生们的关切,并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财科根据考生们的回忆与反馈,精心整理了该科目首批次考试的考题及答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次考试的具体情况吧。
✅ 25年好课上新,学练考记,精学考点 ✅ 中级新课大升级 购25送24
推荐阅读:202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各批次考情分析及涉及考点汇总
推荐阅读:202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各批次考情分析及涉及考点汇总
《财务管理》考情分析
一、考试的时间及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中级财务管理考试的考试时间、题型题量与去年相同,包括20个单选题、10个多选题、10个判断题、3个计算分析题和2个综合题(共45小题),考试时间为135分钟。
二、本次考试知识点深度剖析
本次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在难度上延续了以往“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命题风格,整体难度适中。考试的核心聚焦于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第六章投资管理及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这三部分内容构成了试卷的主体框架,彰显了其在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在题型分布上,单选、多选及判断题等客观题型广泛覆盖了所有章节,确保了知识考查的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考查范围广泛,但所涉内容多为基础知识,旨在检验考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部分重要知识点,如利率的计算与偿债能力分析等,更是通过不同题型的多次出现,强化了考生的记忆与理解。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第一、二、三、五、六及第十章的内容在客观题中实现了题型的全面覆盖,这不仅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也暗示了这些章节在财务管理学习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至于主观题部分,则精准聚焦于第五章、第六章及第十章的关键知识点,这些考点均为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图书中重点标注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凸显了考试对重点知识的深度挖掘与考查。
(一)单选题、多选题与判断题分析
考查特点: 强调基础,全面覆盖。
这三类题型在命题上展现出了对基础知识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覆盖。它们不仅直接检验了学员对原文概念的理解深度,还巧妙融入了教材中公式计算的实践应用,但整体难度设置合理,旨在巩固基础而非设置障碍。所有考查的知识点均严格遵循课件与教材的框架,确保无超纲内容,让学员能够安心备考,专注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此类题型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其全面性,它们像一张细密的网,覆盖了全书九章内容的绝大部分知识点,要求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做到全面撒网、系统学习。这种考查方式不仅考验了学员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员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理解,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考查特点:聚焦核心,难度平衡。
本次考试的主观题部分,即计算分析题与综合题,在内容上呈现出鲜明的“重点恒重”特征,题目设计既符合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又避免了“偏、难、怪”的出题倾向,确保了试题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所考查的知识点,如第三章的预算编制方法、第四章的租赁理论、第五章的资本成本计算(包括个别、平均及项目资本成本)、第六章的投资项目评估(涉及内含收益率、项目现金流量、净现值、年金净流量、回收期等)、第七章的信用政策制定,以及第十章的财务分析(涵盖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均为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反复强调的重点主观题考查知识内容,也是学员们在平时学习中投入精力进行练习与巩固的关键领域。
因此,对于已充分准备、扎实学习的学员而言,这些主观题不仅不会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能够成为他们展现自己知识掌握程度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舞台。考场上,他们应能凭借平时积累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的解题经验,轻松应对,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出考率
平均出考率在80%左右。
四、考生反馈汇总
考生们对本次中级财务管理考试的普遍反馈积极而乐观。他们普遍认为,本场考试的试卷设计相对常规,紧扣基础知识点,所涉内容大多是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频繁接触并深入练习过的。这种考试风格不仅有效降低了应试的紧张感,还极大地增强了考生们的自信心。他们表示,由于试题的熟悉度较高,因此在答题过程中能够较为流畅地运用所学知识,对最终通过考试充满了信心。
《财务管理》考点整理
由于试题内容较多,仅展示试题部分内容,更多试题可直接参与估分了解↓
成绩查询时间和入口
成绩查询是考试后最重要的事,2024年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和入口如下:
▏成绩查询时间:预计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数据核验及评卷质量抽查后,下发中级资格考试成绩。
▏成绩查询入口: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成绩发布后,如果考生对成绩存有疑问,可以申请成绩复核。各省的考试管理机构可向其提供相关科目的明细分值。受理时间大概是在一一个月左右,但是具体时间需要按照各地财政局或者考试部门的情况而定。
2024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拉开帷幕,几个月辛苦备考只看今朝,希望考生们都能够取得自己理想成绩,加油!
注:以上中级会计考试试题内容由考生回忆反馈,财科教研团队统计,北京财科学校整理发布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