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是注册会计师 会计科目第十三章金融工具的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能够重点掌握。为此财科对该部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文字+表格的形式直观的像考生展现其中的重要考点,考生继续阅读本文考点重点学习!
25年面授集训课程上新,购25送24,早备考早取证 ✅ 新人福利领取,登录即送专属学习资料!
点击查看 : 2024年注会会计面授封闭集训基础精讲班讲义,备考重点汇总>>
哪些是注册会计师 考试会计科目的备考重点?要知道注会会计一直具有重者恒重的特点,所以重点内容当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教材的内容繁多,考生在备考时如何能够抓住重点呢?财科整理了郝老师的面授集训课程讲义,将其要点内容摘取出来,方便考生复习会计重要知识点。
第十三章:金融工具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知 识 点】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一)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金融负债后续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对此类金融负债,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规定进行计量。
3.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或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企业作为此类金融负债发行方的,应当在初始确认后按照损失准备金额以及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计量。
4.上述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应当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点拨】。
点拨:
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是兜底的。
(二)金融负债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1.对于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项目 |
会计处理 |
(1)发行时 |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
(2)确认公允价值变动【点拨】(除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外) |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确认利息费用 |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
(4)到期时 |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方) |
点拨: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均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2.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相关期间损益。
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负债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计算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重新计算的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应当根据将重新议定或修改的合同现金流量按金融负债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确定。对于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所产生的所有成本或费用,企业应当调整修改后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并在修改后金融负债的剩余期限内进行摊销。
(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会计处理
根据准则规定将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由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该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该金融负债的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本文内容整理自郝老师的注会《会计》面授集训基础精讲班课程讲义,根据24年教材升级优化,已经为同学们逐章提炼出来,查看各章节备考重点,也可跟随郝老师面授集训取证班课程>> 逐个击破会计知识重点。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为8月23-25日,请各位考生完成知识点学习后,搭配习题练习巩固检验,加深理解!注会备考最终都要回归教材, 其中“边边角角”的知识点难保不会出现在本年度考试的试卷中,建议考生朋友们一定通读教材并且多读教材哦! 财科学校名师面授集训考前冲刺提分课程正在进行中!点击查看名师提分课程>>
面授集训:高效取证的快车道
2025年注会全日制面授集训课程全面升级,隆重推出VIP私教班、长线脱产班及周末VIP精英班,即刻启航。恰逢26周年庆典,报名即享双重礼遇:2025年课程特价,抢占学习先机;自习室住宿特权限时限量,先到先得!
我们诚邀有志考生加入面授集训行列,加速取证之路。全程由名师护航,从零基础到强化冲刺,模拟考试全覆盖。VIP私教、长线脱产、周末精英,多种班型任你选。封闭集训模式,每日10-14小时高效学习,沉浸式环境助力每一点努力都开花结果。
在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来自各地的注会考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一起勤奋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课后享受1对1答疑,参与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火花,拓宽学习视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飞跃。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自我超越的非凡旅程。
延伸阅读: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