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的知识点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的相关内容,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按固定资产等相关准则计量。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和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按照什么准则处理?下文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一起来学习。
25年面授集训课程上新,购25送24,早备考早取证!> ✅ 新人福利领取,登录即送专属学习资料!>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难度较大,所以考生要做好多轮备考的规划,除全面备考的第一轮备考外,其他轮次的学习主要聚焦在教材重点和备考薄弱点,教材的重点都有哪些?财科根据脱产面授集训老师的授课讲义对知识点进行整理,结合图文表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更便于复习和备考。点击查看各章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第一节: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
【知 识 点】
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 |
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 |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
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的生物资产 |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
职工薪酬形成的资产 |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
由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金融资产 |
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
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所产生的权利 |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 |
除上述各项外的其他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使用权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等 |
《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
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负债 |
适用相关会计准则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计量【提示】图示如下:
提示:
一是划分为持有待售前,按固定资产等相关准则计量;
二是划分为持有待售时和划分为持有待售后,按本准则处理。
一、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的计量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首次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二、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的计量
1.将原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提示】划分为持有待售
提示:
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处置组中的所有资产在“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列报,所有负债在“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
企业初始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出售费用是企业发生的可以直接归属于出售资产或处置组的增量费用,出售费用直接由出售引起,并且是企业进行出售所必需的,如果企业不出售资产或处置组,该费用将不会产生。
出售费用包括为出售发生的特定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也包括相关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等,但不包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有些情况下,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可能为负值,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以减记至零为限。是否需要确认相关预计负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将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会计处理如下:
情形 |
账务处理 |
|
将各类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以固定资产为例) |
借:持有待售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
|
将负债的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负债(以应付账款为例) |
借:应付账款 贷:持有待售负债 |
|
比较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 |
如果其账面价值小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 |
企业不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
如果账面价值大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
2.对于取得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对于取得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企业应当在初始计量时比较假定其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初始计量金额和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以两者孰低计量。
3.企业合并中新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新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提示】后的净额计量。
提示: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一般情况下,取得资产等的账面价值即为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一定小于账面价值,因此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除企业合并中取得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外,由以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初始计量金额而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的计量
1.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的后续计量【提示】
提示:
一是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是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的,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
2.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的后续计量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时,应当首先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适用其他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在进行上述计量后,企业应当比较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整体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本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处置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的,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适用本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提示】。
提示:
一是已抵减的商誉账面价值,以及适用本准则计量规定的非流动资产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二是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负债的利息和其他费用应当继续予以确认。
四、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因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而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或非流动资产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移除时,应当按照以下两者孰低计量:一是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假定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本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等进行调整后的金额;二是可收回金额。
处理后的结果为原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重新分类后的账面价值,与其从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账面价值相一致。
五、终止确认【提示】
企业终止确认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应当将尚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
终止确认时:
一是仅处置金融资产,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
二是处置固定资产等或处置组,通过“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定于8月23-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注会考试!上文知识点内容根据郝永老师脱产面授集训基础精讲班讲义整理,郝永老师主讲的注会考前冲刺提分班课程正在更新,点击下图了解课程详情名师助你高效备考! >>>
(本文由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