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概念开始进入注册会计师 会计科目第二十四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学习,在考试中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频次可能不高,但必须了解及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后续学习才会更加轻松易学!
25年面授集训课程上新,购25送24,早备考早取证!> ✅ 新人福利领取,登录即送专属学习资料!>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难度较大,所以考生要做好多轮备考的规划,除全面备考的第一轮备考外,其他轮次的学习主要聚焦在教材重点和备考薄弱点,教材的重点都有哪些? 财科根据面授集训基础班郝老师的面授课讲义对知识点进行整理,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了各章的重要知识点, 更便于复习和备考。更多备考重点, 点击查看:各章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二十四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概述
【知 识 点】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概述
一、会计政策概述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项目 |
内容 |
会计原则 |
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如,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等 |
会计基础 |
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等 |
会计处理方法 |
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等 |
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点拨】进行处理,另有规定的除外。企业会计实务中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会计准则或应用指南未作出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作出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
点拨: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在资产方面,存货的取得、发出和期末计价的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及后续计量中的成本法或权益法,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及其后续计量模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及其减值政策、金融资产的分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等,属于资产要素的会计政策。
在负债方面,借款费用的计量(资本化或费用化)、预计负债的确认、 债务重组的确认和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和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负债的分类等,属于负债要素的会计政策。
在所有者权益方面,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会计政策。
在收入方面,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租赁合同、保险合同、 建造合同、贷款合同等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属于收入要素的会计政策。
在费用方面,商品销售成本及劳务成本的结转、期间费用的划分等,属于费用要素的会计政策。
除会计要素相关会计政策外,财务报表列报方面所涉及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判断、分部报告中报告分部的确定,也属于会计政策。
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比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比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计量方法。比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比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生物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比如,企业为取得生物资产而产生的借款费用,是予以资本化,还是计入当期损益。
6.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无形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比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釆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原则。比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二、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项目 |
内容 |
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 |
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含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比如:将自用的办公楼改为出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是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再如,因业务模式改变,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比如:某企业第一次签订一项建造合同,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确认该项交易的收入,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再如,低值易耗品由一次摊销法变更为五五摊销法 |
上文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内容根据郝永老师面授集训基础精讲班讲义整理,郝老师2024年主讲的注会封闭集训考前逆袭提分冲刺班课程正在更新!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扫码加微领取更多干货资料>>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定于8月23-25日举行,要想学好会计,必须要抓教材重点。备考期间,建议大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同时,请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紧密围绕24年教材和考试大纲,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透彻理解与掌握。在此,财科预祝所有考生备考顺利,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注会考前冲刺提分班名师助你高效备考>>>
(本文由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