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通则
【知 识 点】
债权转让
1.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2)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解释:
出版合同中出版公司的债权、委托合同中委托人的债权,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能否对抗第三人?
(1)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3.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2016年案例分析题、2021年案例分析题)
解释:
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条件,但是要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则必须通知债务人。
4.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权让与行为对债务人生效,债务人应当对受让人履行义务。
解释:
债务人在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前已经向让与人履行,受让人请求债务人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仍然向让与人履行,受让人请求债务人履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024年新增)
5.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6.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7.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如诉讼时效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1)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2)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9.债权的多重让与(2024年新增)
(1)让与人将同一债权转让给两个以上受让人,债务人以已经向最先通知的受让人履行为由主张其不再履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债务人明知接受履行的受让人不是最先通知的受让人,最先通知的受让人请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或者依据债权转让协议请求让与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先通知的受让人请求接受履行的受让人返还其接受的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接受履行的受让人明知该债权在其受让前已经转让给其他受让人的除外。
(2)所谓“最先通知的受让人”,是指最先到达债务人的转让通知中载明的受让人。当事人之间对通知到达时间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通知的方式等因素综合判断,而不能仅根据债务人认可的通知时间或者通知记载的时间予以认定。当事人采用邮寄、通讯电子系统等方式发出通知的,人民法院应当以邮戳时间或者通讯电子系统记载的时间等作为认定通知到达时间的依据。
上文知识点内容根据张文辉老师面授集训基础精讲班讲义整理,张老师2024年主讲的注会封闭集训考前逆袭提分冲刺班课程正在更新!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扫码加微领取更多干货资料>>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定于8月23-25日举行,其中经济法科目尤为注重检验考生的理解深度与记忆能力。备考期间,建议大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归纳总结要点,运用对比法强化记忆。同时,请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紧密围绕教材及考试大纲,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透彻理解与掌握。在此,财科学校预祝所有考生备考顺利,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注会考前冲刺提分班名师助你高效备考!>>>
(本文由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