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财务报告
本章内容较多较为重要,预计分值为5分左右。考察形式主要为客观题,重点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关联方关系认定、报告分部认定、中期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等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报表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流量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财务报表附注披露;
(7)中期财务报告。
第三节 利润表
本节内容包括:
(1)利润表的内容及结构;
(2)利润表的填列方法。
一、利润表的内容及结构
(一)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二)利润表的结构
常见的利润表结构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在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基本上是多步式结构。
利润表主要反映一项几方面的内容:
(1)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其中,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按照经营可持续具体分为“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两项。
(5)其他综合收益
具体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并以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列报。
①“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
⑴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⑵按权益法核算额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等。
⑶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⑷权益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等。
②“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
⑴按权益法核算额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⑵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⑶金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⑷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⑸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⑺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等。
(6)综合收益总额
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项指标。
二、利润表的填列方法
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1.利润表“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有关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1)“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研发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其中: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及其组成部分,应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6)“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应根据本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7)“(一)持续经营净利润”和“(二)终止经营净利润”项目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相关规定分别填列。
2.利润表“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应根据上年同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填列的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同期利润表规定的项目和内容与本期不一致,应对上年同期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金额按照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期金额”栏。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点击了解更多课程>>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