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外币折算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内容较少,预计分值4分左右。本章主要学习外币业务核算和外币报表折算等内容,考察形式主要是客观题。但是,可以与合并报表、借款费用等内容出现在主观题。
本章内容包括:
(1)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3)外币报表折算。
第二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本节内容包括:
(1)汇率;
(2)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
(3)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汇率
含义 |
是两种货币相兑换的比率,是一种货币单位用另一种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 |
||
表示方式 |
买入价 |
指银行买入其他货币的价格。 |
|
卖出价 |
指银行出售其他货币的价格。 |
||
中间价 |
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 |
||
种类 |
远期汇率 |
是在未来某一日交付时的结算价格。 |
|
即期汇率 |
即期汇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
||
选择 |
企业在外币交易日或对外币报表的某些项目进行折算时,应当选择折算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但是,当汇率变动不大时,为了简化核算,也可以选择。 |
||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
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确定的方法应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
二、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
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
外币记账方法 |
外币统账制 |
指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
外币分账制 |
指企业在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记账,资产负债表日,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
记账方法的选择 |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只有银行等少数金融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涉及外币币种较多,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 |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外币交易 |
指企业发生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
具体包括 |
(1)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例如,接受外币现金捐赠。 |
(一)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这里的即期汇率可以是外汇牌价的买入价或卖出价,也可以是中间价,在与银行不进行货币兑换的情况下,
外币交易 |
即期汇率的选择 |
|
货币兑换业务 |
兑换外币 |
以买入价为即期汇率。 |
兑换本币 |
以卖出价为即期汇率。 |
|
收到外币投入资本 |
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
|
其他业务 |
一般以中间价作为即期汇率。 |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点击了解更多课程>>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