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财务报告
本章内容较多较为重要,预计分值为5分左右。考察形式主要为客观题,重点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关联方关系认定、报告分部认定、中期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等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报表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流量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财务报表附注披露;
(7)中期财务报告。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本节内容包括:
(1)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结构;
(2)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一、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及结构
(一)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提示: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被视为一个整体,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1)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不构成现金流量。
(2)企业用现金购买三个月到期的国库券,是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转换不属于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在结构上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在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填列。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
提示:不同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投资活动的认定也存在差异。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而对证券公司而言,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提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此外,对于企业日常活动以外的、不经常发生的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款、捐赠等,应当归并到相关类别中,并单独反映。比如,对于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赔款,如果能够确指属于流动资产损失,应当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固定资产损失,应当列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等价物的影响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企业外部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账本位币。
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而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这两者的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五)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等信息。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企业还应采用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企业采用间接法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需要对四大类项目进行调整:
(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或在未来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主要包括:
(1)债务转为资本,反映企业本期转为资本的债务金额;
(2)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反映企业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本息;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反映企业本期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下列信息: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金额;
(2)企业持有但不能由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子公司使用的大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一)直接法和间接法
在直接法下,以营业收入为起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二)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填列法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在编制调整分录时,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为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示现金流入,贷记表示现金流出。
2.T型账户法
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1)为非现金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该账户;
(2)开设一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3)分析每一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4)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5)根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3.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点击了解更多课程>>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