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考情分析
考题类型 |
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综合题 |
考试分值 |
6分左右 |
高频考点 |
审计意见类型判断、关键审计事项 |
复习提示 |
本章的综合性、实务性较强,考试多涉及职业判断,需要理解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
本章教材变化
无实质性变化。
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
一、得出审计结论时考虑的领域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形成审计意见。
在得出结论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方面:(五方面)
(一)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无论该证据与财务报表认定相互印证还是相关矛盾。
(二)未更正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是否构成重大错报。
在确定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1.相对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以及财务报表整体而言,错报的金额和性质以及错报发生的特定环境;
2.与以前期间相关的未更正错报对相关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以及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以前期间对本期的影响)
(三)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编制基础编制。
1.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特别评价下列内容:
(1)财务报表是否充分披露了选择和运用的重要会计政策。
(2)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3)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4)财务报表列报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5)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的影响。
(6)财务报表使用的术语(包括每一财务报表的标题)是否适当。
2.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会计实务的质量,包括表明管理层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向的迹象。
【提示】在得出某项会计估计是否合理的结论时,可能存在管理层偏向的迹象本身并不构成错报。然而,这些迹象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评价。
(四)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实现公允反映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实现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包括披露)、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2.财务报表(包括相关附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相关交易和事项。
(五)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恰当提及或说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只有当财务报表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所有要求(在财务报表所涵盖的期间内有效)时,声明财务报表按照该编制基础编制才是恰当的。
二、审计意见的类型
无保留意见 |
是指当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时发表的审计意见 |
非无保留意见 |
是指对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1)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财务报表整体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2)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得出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点击了解更多课程>>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