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考情分析
考题类型 |
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 |
考试分值 |
4分左右 |
高频考点 |
内部控制审计概念、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复习提示 |
本章介绍内部控制审计,与前19章的财报审计属于不同体系,考生需要理解内容较多 |
本章教材变化
无实质性变化。
第二节 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
1.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继而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重要账户、重要列报和相关认定以及识别重大业务流程,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大风险形成初步评价。
2.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3.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注册会计师了解企业的这些情况,以便评价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的、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非常规业务和关联交易,是否构成重大错报风险,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4.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5.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
6.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7.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对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领域,注册会计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例如:
(1)对相关的内部控制亲自进行测试而非利用他人工作;
(2)在接近内部控制评价基准日的时间测试内部控制;
(3)选择更多的组成部分进行测试;
(4)扩大相关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范围等。
8.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二、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体现下列内容:
(1)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以界定审计范围。
(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
(3)根据职业判断,考虑用以指导项目组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
(4)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并考虑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其他业务时获得的经验是否与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相关。
(5)确定执行业务所需资源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具体审计计划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具体审计计划中体现下列内容:
(1)了解和识別内部控制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测试控制设计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3)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三、对应对舞弊风险的考虑
1.在计划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风险的评估结果。
2.在识别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以及选择其他控制进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足以应对识别出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评价为应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3.如果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识别出旨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的控制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制定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方案时考虑这些缺陷。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点击了解更多课程>>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