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备考正在进行,下文为大家带来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继续阅读本文,了解更多内容!
【所属章节】
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定义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出售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被投资企业按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权益法的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投资企业取得对联营企业投资或合营企业投资以后,对于取得投资时: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该差额本质上是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通过买价体现出的与所取得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商誉或者被投资单位不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价值。
(2)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对其差额,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该差额体现为双方在交易作价过程中转让方作出的让步。
【例题9∙教材例6-9】A企业于20×5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 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5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在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所有股东均按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A企业在取得B公司的股权后,派人参与了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因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A企业对该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投资时,A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9 000万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 750(22 500×3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如果本例中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6 000万元,A企业按持股比例30%计算确定应享有10 8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 800万元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8 000 000
2、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企业取得投资后,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若亏损,编制相反会计分录。
在确认应享有或应负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1)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不一致的;
(2)公允价值调整;
(3)内部交易中未实现损益。
第一,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照被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第二,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解释:被投资单位个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以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而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确认的投资成本是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应是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取得投资时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等的,就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但是,根据重要性要求,不重要的事项可不予调整。
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