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8月23日至25日举行,请各位考生精心规划备考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此,我们预祝所有考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一)参数估计
计算可变现净值需要三个参数:估计售价、估计销售税费、进一步加工成本(针对非商品存货)。
1.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提示:生产储备的材料的估计售价为其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估计售价,估计方法遵循上述原则。
2.销售税费
销售税费包括商品存货或者非商品存货进一步加工商品后销售过程中估计发生的销售税费。包括销售佣金、消费税或者资源税等税金,但是不包括增值税额。
3.进一步加工成本
将非商品存货进一步加工成商品存货,估计所需支付的加工费。包括进一步加工需要投入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二)材料存货的期末价值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
1.如果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即使材料本身减值,仍应该按照成本计量。
2.如果材料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期差额计提跌价准备。
(三)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确凿证据为基础
(1)存货成本的确凿证据;
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以及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应当以取得完了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2、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持有存货的目的是用于出售,按照商品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估计方法;
持有存货的目的是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按照非商品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方法。
3、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对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否则,不应考虑。
4、存货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入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