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预习备考已正式开启新征程。财科教研团队依托中注协统一教材和考试大纲及郝老师经典课程体系,系统提炼本阶段核心知识点框架,并创新采用"概念图谱+流程解析"双模态图表体系,助力考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务应用"的高效转化。具体而言,本章预习资料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2026年注会《会计》预习知识点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 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注会备考之路,资源为翼。请考生充分利用好预习资料,以科学的方法开启2026年《会计》科目的高效预习之旅!
注:以上内容选自郝永老师《会计》面授课基础班讲义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