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早点拿到cpa证书吗?现在开始就要抓住时间做题,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参加财科面授班,只有这样我们的梦想才能照进现实!财科学校教研团队为大家整理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练习题
报名2023年注会长线脱产班、周六日通关无忧班送2022年课程>
第二章 审计计划
专题一:初步业务活动
1.【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应当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的有( )。
A.针对接收或保持客户关系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
B.确定审计范围和项目组成员
C.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
D.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2.【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的是( )。
A.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
B.评价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C.就审计业务的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D.在执行首次审计业务时,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
3.【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项目初步业务活动的是( )。
A.针对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业务委托的评估程序
B.确定项目组成员及拟利用的专家
C.评价遵守职业道德守则的情况
D.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
专题二:审计的前提条件
4.【多选】在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有( )。
A.财务报表的性质
B.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C.财务报表的目的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充分了解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5.【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的前提条件的是( )。
A.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B.存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C.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承担的责任
D.管理层愿意接受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单选】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通常无需考虑的是( )。
A.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
B.注册会计师是否充分了解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C.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D.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7.【多选】下列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需要考虑的有( )。
A.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B.财务报表的性质
C.财务报表的目的
D.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8.【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前提条件的是( )。
A.管理层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B.管理层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C.管理层承诺将更正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重大错报
D.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9.【多选】为了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就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与管理层达成一致意见。下列有关管理层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管理层应当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B.管理层应当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C.管理层应当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
D.管理层应当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10.【多选】为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工作有( )。
A.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B.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C.确定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是可接受的
D.确定管理层是否认可并理解其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
专题三:审计业务约定书
11.【单选】下列各项中,通常无需包含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是( )。
A.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与范围
B.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C.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D.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12.【单选】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当包括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管理层的责任
B.如果集团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则无需向组成部分单独致送审计业务约定书
C.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可能不需要每期都像被审计单位致送新的审计业务约定书
D.注册会计师应当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
13.【单选】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醒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注或修改现有业务的约定条款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注册会计师更换两名审计助理人员
C.被审计单位对上期财务报表做出重述
D.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
14.【多选】下列各项中,通常可以作为变更审计业务的合理理由的有( )。
A.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B.客观因素导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C.委托方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D.管理层对审计范围施加限制
15.【多选】在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前,被审计单位提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业务。下列各项变更理由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合理的有( )。
A.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B.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C.管理层对审计范围施加限制
D.由于超出被审计单位控制的情形导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16.【单选】如果认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具有合理理由,并且截至变更日已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变更后的审阅业务相关,在出具审阅报告时,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
A.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工作
B.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
C.在审阅报告中说明业务变更的合理理由
D.在审阅报告中不提及原审计业务的任何情况
专题四: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7.【单选】下列有关计划审计工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
B.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C.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当确定对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进行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具体审计计划通常不影响总体审计策略
18.【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具体审计计划的活动的有( )。
A.确定重要性
B.确定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C.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19.【单选】下列有关审计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
B.总体审计策略不受具体审计计划的影响
C.制定审计计划的工作应当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完成
D.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是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审计方案
20.【单选】在确定项目组内部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无需考虑的是( )。
A.被审计单位的规模
B.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C.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D.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专题五:计划重要性
21.【单选】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而选择基准时,通常无需考虑的是( )。
A.是否为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B.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C.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
D.被审计单位的融资方式
22.【单选】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通常选定一个基准。下列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B.以前年度审计调整的金额
C.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D.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23.【单选】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通常选定一个基准。下列各项因素中,在选择基准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B.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
C.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D.基准的重大错报风险
24.【单选】在选择确定重要性的基准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
A.财务报表要素
B.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C.财务报表个别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
D.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经营环境
25.【单选】下列有关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选择基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重大错报风险,选取适当的基准
B.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应当选取税前利润作为基准
C.基准一经选定,需在各年度中保持一致
D.基准可以是本期财务数据的预算和预测结果
26.【多选】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时通常需要考虑的有( )。
A.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生命周期
B.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范围
C.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和经济环境
D.以前年度是否存在审计调整
27.【单选】下列有关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越广,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金额越低
C.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D.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可能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作出修改
28.【多选】下列各项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使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有( )。
A.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B.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D.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9.【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使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目的的是( )。
A.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B.确定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是否需要累积
C.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D.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0.【单选】下列有关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考虑重要性
B.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C.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个审计项目中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D.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31.【多选】下列各项因素中,可能表明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有( )。
A.是否存在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B.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
C.是否存在对特定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可能产生影响的披露
D.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专题六:实际执行重要性
32.【单选】下列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无需考虑的是( )。
A.是否为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B.前期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数量和性质
C.是否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D.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33.【单选】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较高的百分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是( )。
A.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B.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
C.被审计单位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能力欠缺
34.【单选】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采用较高的百分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是( )。
A.首次接受委托执行审计
B.预期本年被审计单位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C.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D.本年被审计单位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35.【单选】关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在适用的情况下,才需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B.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时,可将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作为一项考虑因素
C.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应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D.不需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36.【单选】下列关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B.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D.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越多,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越接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37.【多选】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考虑的有( )。
A.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C.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期望值
38.【单选】下列有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当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并非所有审计业务都需要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可以被用作细节测试中的可容忍错报
D.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39.【单选】下列有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当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在所有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都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D.注册会计师无须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40.【多选】下列各项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要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有( )。
A.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时,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差异额
B.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C.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确定可容忍错报
D.确定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是否重大
41.【多选】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调低了最初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应当调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B.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有必要修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是否仍然适当
D.注册会计师在评估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应当使用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42.【多选】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有( )。
A.被审计单位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B.注册会计师获取新的信息
C.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情况的了解发生变化
D.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接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专题七: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43.【多选】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时通常需要考虑的有( )。
A.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数量和金额
B.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受错报影响的程度
C.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
44.【单选】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时,通常无需考虑的是( )。
A.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B.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
C.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范围的使用者
D.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
45.【多选】下列有关明显微小错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明显微小错报的汇总数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B.明显微小错报的金额的数量级小于不重大错报的金额的数量级
C.如果不确定一个或多个错报是否明显微小,就不能认为这些错报是明显微小的
D.注册会计师不需要累积明显微小的错报
46.【单选】下列有关明显微小错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无需累积明显微小的错报
B.明显微小错报是指财务报表整体没有重大的错报
C.金额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是明显微小错报
D.如果无法确定某错报是否明显微小,则不能认定为明显微小错报
47.【多选】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在所有审计业务中均应当确定的有( )。
A.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可容忍错报
C.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D.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48.【多选】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一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可以对其确定多个金额的有( )。
A.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B.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D.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49.【单选】对于审计过程中累积的错报,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未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可以不要求管理层更正
B.如果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未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可以不要求管理层更正
C.如果错报不影响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选定的基准,注册会计师可以不要求管理层更正
D.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管理层更正审计过程中累积的所有错报
主观题:
1.【简答】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审计工作底稿中与重要性和错报评价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考虑到甲公司所处市场环境,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收入指标,审计项目组将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2)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审计项目组了解到,甲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控制运行良好、审计调整较少,因此,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
(4)审计项目组认为无需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考虑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审计项目组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120%;
(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简答】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确定重要性和评估错报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 2013年 | 2012年 | 备注 |
---|---|---|---|
营业收入 | 1600(未审数) | 15000(已审数) | 2013年,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甲公司通过降价和增加广告投放促销。 |
税前利润 | 50(未审数) | 2000(已审数) | 2013年,降价及销售费用增长导致盈利大幅下降。 |
项目 | 2013年 | 2012年 | 备注 |
---|---|---|---|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 80 | 100 | |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 60 | 75 | |
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 0 | 5 |
(1)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以税前利润的5%计算。2013年,由于甲公司处于盈亏临界点,A注册会计师以过去三年税前利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由于2012年度审计中提出的多项审计调整建议金额均不重大,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与2012年度保持一致。
(3)2013年,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因此,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0。
(4)甲公司2013年末非流动负债余额中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500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总额的50%。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对利润表没有影响,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5)A注册会计师仅发现一笔影响利润表的错报,即管理费用少计6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金额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参考答案:
1.
【答案】ACD
【解析】初步业务活动属于签约之前活动,因此此时无需确定审计范围和项目组成员,B错误。
2.
【答案】D
【解析】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属于接受委托之后,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常见方式,初步业务活动属于接受委托之前的活动,因此D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
3.
【答案】B
【解析】确定项目组成员及拟利用的专家属于签约后的工作,因此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B错误。
4.
【答案】ABC
【解析】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了解报告编制基础与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适用性并无直接关系,D错误。
5.
【答案】D
【解析】审计的前提条件有二,其一是存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其二是管理层认可其承担的责任,至于管理层是否愿意接受非无保留意见报告不在考虑,审计报告发表不受管理层影响,D当选。
6.
【答案】B
【解析】确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属于对客观情形的确认,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了解程度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主观认知,不影响其本身的可接受性,B错误。
7.
【答案】ABCD
【解析】ABCD都会影响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选择。
8.
【答案】C
【解析】财务报表审计的前提条件有二,其一是可接受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其二是管理层已认可并理解其承担的责任。ABD均属于管理层认可自己责任的体现,C中管理层的承诺不属于认可自己责任的体现。因此C不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前提条件。
9.
【答案】ABCD
【解析】ABCD均属于管理层责任。
10.
【答案】CD
【解析】审计的前提条件有二,其一是可接受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其二是管理层已认可并理解其承担的责任。CD正确。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属于签约之前的工作,AB均属于签约之后的工作,AB错误。
11.
【答案】C
【解析】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并不具体确定,因此不是必须包含在业务约定书中。
12.
【答案】B
【解析】如果集团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相关因素后,决定是否需要向组成部分单独致送审计业务约定书,考虑之后才能决定,不能直接不送。因此B错误。
13.
【答案】D
【解析】通常可能修改业务约定条款的情形,是被审计单位对之前约定书存在误解或者被审计单位发生变化,上期报表的意见,注册会计师更换助理,都与条款变更关系不大,对上期报表重述也与本期审计联系不大,因此ABC均不正确。
14.
【答案】AC
【解析】只有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以及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才可能是合理的理由,AC正确。审计受限不属于合理理由。
15.
【答案】AB
【解析】只有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以及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才可能是合理的理由,AB正确。审计受限不属于合理理由。
16.
【答案】D
【解析】在出具的审阅报告中不应提及原来审计业务的任何情况,主要是为了不让报告使用者产生误解。D正确。
17.
【答案】D
【解析】具体审计计划和总体审计策略存在紧密关系,通常会相互影响,D错误。
18.
【答案】CD
【解析】确定重要性属于总体审计策略中确定审计方向的内容,A错误;确定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属于总体审计策略中确定审计资源的内容,B错误;确定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都属于具体审计计划的活动。CD正确。
19.
【答案】A
【解析】通常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后制定审计计划,A正确;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之间存在联系,具体审计计划也会影响总体审计策略,B错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是制定审计计划的一部分,因此C错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是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确定审计的范围属于总体审计策略内容。
20.
【答案】D
【解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属于组外复核的考虑因素,不属于项目组内部复核考虑因素,D错误。
21.
【答案】A
【解析】确定财务报表重要性需要考虑错报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需站在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角度确定,是否为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于此无关,A错误。
22.
【答案】B
【解析】选择基准时制定本期重要性,识别评估本期风险,与以前年度审计调整没有关系,因此不考虑以前年度审计调整。选择B。
23.
【答案】D
【解析】选定基准时需要考虑的是基准的相对波动性,而不是基准的重大错报风险,比如,收入的重大错报风险很高,但是一般也会选择收入作为基础。因此选择D。
24.
【答案】C
【解析】在确定重要性时,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而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考生注意区别特定主体报表使用者与个别使用者的不同,特定主体报表使用者也指整体使用者。因此选择C。
25.
【答案】D
【解析】在确定基准时,不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A错误;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取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而不是应当,B错误;基准通常会保持稳定,但是并不是必须保持一致,选项C错误;基准可以是前期数据,本期数据,或者本期的预算数据,D正确。
26.
【答案】ABC
【解析】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首先确定一个基准,然后确定百分比,确定基准考虑所处生命周期以及行业和经济环境,确定百分比考虑预期使用者的范围,ABC正确,但是均无需考虑以前年度审计调整,D错误。
27.
【答案】C
【解析】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在总体审计策略时制定,C错误。
28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正确。
29
【答案】B
【解析】确定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是否需要累积属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目的,B错误。
30.
【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B错误。
31.
【答案】ABD
【解析】确定重要性时,不考虑与特定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C错误。
32.
【答案】D
【解析】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属于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时确定基准时考虑的因素,D错误。
33.
【答案】A
【解析】选项BCD表明被审计单位风险较高,应当从严,选择比较低的百分比。选A。
34.
【答案】C
【解析】选项ABD均表明被审计单位面临较大风险,应当从严,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水平,因此选择C。
35.
【答案】D
【解析】实际执行重要性有两层含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之后,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因此D错误。
36.
【答案】D
【解析】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要求应当越严格,对错报更应重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当更低,而不是接近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37.
【答案】ABC
【解析】实际执行重要性的确定体现的是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阶段的工具,不反映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期望,D错误。
38.
【答案】B
【解析】所有审计业务均需要确定实际执行重要性,B错误。
39.
【答案】D
【解析】考虑到潜在错报,以及低估风险和舞弊风险,也会对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D错误。
40.
【答案】ABC
【解析】确定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重大运用的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D错误。
41.
【答案】BCD
【解析】调低最初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意味要求更严格,应调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多做审计程序,A错误;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根据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确定的,因此需要确定是否有必要修改,B正确;重要性发生改变,对错报的容忍度不一样,因此需要确定原先的审计程序是否依然适当,C正确;评估未更正错报是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用调整之后的重要性评估,D正确。
42.
【答案】ABC
【解析】可能修改财务报表重要性的情形通常是发生变化,不能因为累积错报汇总数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就调整重要性,通常应考虑潜在风险,扩大审计范围,追加审计程序,D错误。
43.
【答案】ACD
【解析】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受错报影响指的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层次,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无关。B错误。
44.
【答案】C
【解析】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目的是为了确报不累计的错报不会汇总成为重大错报,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范围的使用者无关,因此C通常无需考虑。
45.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正确。
46.
【答案】B
【解析】一项错报明显微小并不意味着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其他重大错报,B错误;提示,明显微小错报要考虑金额和性质两方面,C表述亦不妥。
47.
【答案】ACD
【解析】可容忍错报是细节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时确定的,如果不采用审计抽样,则无须确定,B错误。
48.
【答案】ABC
【解析】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属于特殊业务,可以对不同特殊业务确定多个重要性水平,A正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实际执行重要性,其二是特别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重要性的实际执行重要性,B正确;注册会计师可能单独为重分类错报确定一个较高的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因此其可以有多个金额,C正确;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只有一个,D错误。
49.
【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管理层更正审计过程中累积的所有错报,明显微小错报不累计,因此也不更正。所以选项D正确。
主观题:
1.
【答案】
(1)恰当;
(2)不恰当;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甲公司处于新兴行业,且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应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3)恰当;
(4)不恰当;对于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存在低估风险或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仅仅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5)不恰当;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可容忍错报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防止抽样总体的错报连同其他错报的汇总数构成重大错报。
(6)恰当。
2.
【答案】
(1)恰当;
(2)不恰当;2012年度有多项审计调整,甲公司在2013年面临较大市场压力,显示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不恰当。
(3)恰当;
(4)不恰当;该分类错报对其所影响的账户重大/很可能影响关键财务指标(如营运资金),应作为重大错报。
(5)不恰当;该错报虽然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会使甲公司税前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属于重大错报。
(本文为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转载注明财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