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一共有六门,每门科目的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都不容小觑,顺利拿证的道路上阻碍重重!但注会考试并不要求考生们在一年内通过六门科目的考试,五年成绩有效期的设置给了考生们很大的学习空间,在合理的报考搭配下,考试合格不是梦!什么是五年成绩有效期?有效期应该如何计算?阅读本文,和北京财科学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面授集训签约特训班享更大优惠,免费住宿最高立减9000元千万不要错过>>>
■ 名师面授“高三式教学”!注会面授魔鬼封闭集训VIP名师伴学六科联报立省6000>>>
■ 财科学校面授集训各大班次随心选,六科联报立省5000>>>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简章已发布,根据简章显示:
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电子证书,并由考生自行登录网报系统下载打印。
五年成绩有效期应该怎么算?
从通过第一科考试的那一年算起,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所有科目,即为专业阶段考试合格。
如果第六年还需要考试,则第一年的合格成绩失效,但第二年及以后年份的合格成绩仍然有效。
举例:
小张在2023年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并成功参加考试,那么无特殊情况下,小张需要在2027年底前完成全部科目的考试并全部合格,只要小张在2027年前(包括2027年)完成全部科目的考试,就可以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电子证书
如果小张无法在2027年前(包括2027年)完成6门科目的考试并全部合格,那么到2028年,2023年通过的科目成绩无效,需要重新报考,而2024年至2027年的通过的科目依然有效,以此类推。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大阶段,两大阶段合格标准略有不同。
专业阶段合格标准: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管》《战略》
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综合阶段合格标准: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每科考试满分为50分,两科合计得分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分数60分,全科合格即可顺利拿证,并不根据分数排名进行录取。所以如果考生备考时间不足,或者对高分合格没有要求,在备考时可以适当放弃分数占比较低的非重点部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易拿分,或分数较为集中的部分,以此来保证顺利取得合格分数!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共有六门科目,要求考生们在连续五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在此情况下,如何搭配进行报考有了很充足的操作空间。
合理的科目搭配,虽然无法帮助考生直接制胜,但可以辅助考生备考,提高备考效率!那么考生应该如何搭配报考科目?北京财科学校有以下几点建议:
1. 熟悉科目,根据科目间的关联性合理搭配
注会考试6门科目,难度不一,各科目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性。
有些科目关联性更为密切,那么建议这两门或几门科目在同一年报考。如注会的会计科目,与其他科目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均可搭配报考。财管和战略两个科目联系极为密切,同时搭配报考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除了科目间的关联性外,考生们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科目难度。如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虽然都有所联系,但由于其难度太大,同年备考无疑要更加费时费力!
2. 考生根据自身条件衡量报考科目数量
考生们确定报考科目的数量,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学习条件。有条件全日制脱产面授学习的考生,参加财科学校的封闭集训班学习,一次备考三至六科,一天12-14小时学习,吃住学集一起学习时间比较富裕,名师面对面授课,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学习,课后老师一对一答疑解惑。财科学校也为上班族考生开设了周六日各晚上高端精英面授班,平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有效学习时间、相关知识基础、自身学习能力及可获取的学习资料等等对备考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考生们应该综合以上因素,对自身条件有准确的衡量,这样才能确定报考科目的数量。
现在正处于备考预习阶段,考生可以提前对各个科目考试备考,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各个科目特点,在实践中搭配好合适的报考科目。
北京财科学校也整理了几种科目搭配方法,并阐述了搭配理由,附以学习方法,考生可以作为参考,搭配出更合适自己的报考方案!
报名时间 | 2023年4月6日早8:00-4月28日晚8:00 |
---|---|
报名入口 | 网报系统:https://cpaexam.cicpa.org.cn |
考试时间 | 2023年8月25日-8月27日 |
科目搭配 | 注会考试科目搭配方案出炉!二科三科四科怎么选? |
政策福利 | 注会证书含金量有多高?就业前景及福利政策梳理 |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为8月25-27日,考生们要合理利用剩余的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争取早日取得注会证书!
(本文为北京财科学校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