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注会经济法科目考试较为简单,但考生们不能掉以轻心,法条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先理解,再记忆。以下是2023年注会经济法重要考点,快来一起学习吧!
推荐阅读:2023年注会经济法重要考点汇总>>
■面授魔鬼集训班享更大优惠,免费住宿最高立减9000元千万不要错过>>>
■周六日面授集训各大班次随心选,六科联报立省3600>>>
【知识点】意思表示
【所属章节】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单元: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意思表示
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意思表示可以分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授予代理权、合同解除等意思表示,均采取到达主义。
(3)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4.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5.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6.对意思表示的解释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完成2023年注会报名后,考生们需要尽快开始备考。以上为注会经济法第二章“意思表示”知识点详解,希望可以帮助考生轻松掌握这部分知识。北京财科学校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财科学校23年注会魔鬼集训班全面新升级!为备考护航“基础精讲”+“强化重难点+冲刺高分+历年真题模考演练”零基础考生也可以轻松入门。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课程优惠吧!